由于勞動者與派遣機構和用工單位之間的用工關系不明晰,使得派遣機構(用人單位)、企業客戶(用工單位)與勞動者之間頻頻出現糾紛,有些派遣機構與用工單位雖然事先有約定,但實際操作時往往走了樣。比如,常有派遣機構發工資、用工單位發獎金的現象;有的勞動者既和派遣機構簽合同,又和用工單位簽合同,然后在勞動合同執行過程中又不斷變化,這就使得原本清晰的勞動關系變得復雜化。 雖然勞動合同法規定,勞務派遣工應與企業正式員工同工同酬,但該條款的可操作性非常低,于是,企業大量使用派遣工,規避人力成本上升的現象屢見不鮮。 一名勞務工艱辛的維權路 2006年9月,劉統軍到山東滕州市東大礦業有限公司應聘當上了采煤工。2009年3月1日,公司組織員工體檢,“主要是看有沒有職業病?!币恍瞧谝院?,在不清楚體檢結果的情況下,劉統軍所在采煤區的200名工人突然被集體辭退,且不給予任何補償。他猜測,應該是查出有人得了職業病,而公司給出的原因是“用不了這么多人”。 劉統軍不服,提起仲裁申請,要求礦業公司支付賠償金。因為手頭沒有有效勞動合同,劉統軍拿出工作期間的胸牌、工作證、榮譽證書等作為證據,證明自己確實同礦業公司存在事實勞動關系。然而庭審中,礦業公司突然拿出一份2008年1月劉統軍與江蘇恒友物資貿易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,并稱劉統軍系恒友公司招聘并派遣到礦業公司從事采煤工作的,并非自己的員工。對方還拿出證據:工資表上蓋的是恒友公司的公章。 這讓劉統軍一時愕然:“我壓根沒聽說過這個公司,又怎么會被它派遣到工作單位?”頗感意外的劉統軍隨后看了合同上的簽名,提出那不是本人簽字,并當庭要求申請筆跡鑒定,但仲裁委以劉統軍與礦業公司不存在勞動關系為由駁回其所有請求。 劉統軍的代理律師、山東省農民工維權工作站執行主任李強說:“工資表上面的公章可以后期加蓋,缺乏客觀性;關鍵證據是勞動合同,而當事人否認這份合同,缺乏真實性?!?/p> 上述勞動合同的真偽是決定案件勝敗的關鍵,然而據李強介紹,隨后不管是一審、二審,法院都拒絕了要求筆跡鑒定的請求,理由是“以合同為準”。 違反 “ 三性 ” 規定無處罰措施 李強在為農民工免費維權的過程中,遇到的類似案例不計其數。 勞務派遣,最顯著特征就是勞動力的雇用和使用分離。勞務派遣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,再與用工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協議,將勞動者派遣至用工單位從事生產勞動,形成了“有關系沒勞動,有勞動沒關系”的特殊形式。 這項旨在促進企業靈活用工的制度,在現實中卻有些“變味”?!坝行﹩挝灰幈芊煞ㄒ帲扰c本單位部分員工解除勞動合同,讓職工與勞務派遣機構重新訂立勞動合同,然后再派回本單位繼續工作?!崩顝娬f。 《勞動合同法》規定:“勞務派遣一般在臨時性、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?!比珖舜蠓üの蛣趧张汕步o出相應解釋:所謂輔助性,即可使用勞務派遣工的崗位須為企業非主營業務崗位;替代性,指正式員工臨時離開無法工作時,才可由勞務派遣公司派遣人員臨時替代;臨時性,即勞務派遣期不得超過6個月。 然而,現在勞務派遣崗位過濫、企業虛假派遣的現象屢見不鮮,大量勞務派遣工從事專業技術工作。臨沂金諾勞務派遣有限公司經理柴佳成透露,勞務派遣對勞動者免費,一般向合作單位按照人頭收費,省內的行業標準在每人每月50元左右?!斑@個月剛給一家企業介紹了1000個車間操作工,現在派遣工都是長期穩定性的工作,季節性、輔助性崗位必然流動性比較大,三天兩頭換企業比較麻煩?!?/p> 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勞動監察總隊的工作人員介紹,對勞務派遣用工是否規范的監察,主要在勞務派遣協議簽訂、工資發放和社會保險繳納三個方面,而對于用人單位使用勞務派遣工從事工作的性質則無法監管,“《勞動合同法》中雖有‘三性’的原則性規定,但并非強制規定,違反此原則有何處罰措施也未提及?!?/p> 維權還需制度護航 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一庭副庭長張艷指出,勞動者在勞務派遣爭議中難以維權,勞務派遣的法律關系相對復雜,涉及三方,這給調查取證帶來一定難度。同時,勞務派遣公司準入門檻太低,按照規定,勞務派遣單位的注冊資本不得少于50萬元,而實際派遣公司的財力未必足夠,如果真的發生事故和糾紛,勞動者的工資、保險等后續權利無法得到保護。即便拿到勝訴的判決書,也不一定能真正執行。 “原本想給企業用工開辟一個新渠道,但是相關規定太原則,漏洞太多,可操作性不強?!鄙綎|省總工會生活保障部部長刁維強建議,國家和地方層面上應抓緊制定配套法規政策。據了解,今年全國兩會上,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,將制定勞務派遣辦法,進一步規范勞務派遣行為,從政策和制度層面解決勞務派遣用工不規范問題。 有業內人士也指出,派遣機構必須嚴格規范操作過程,在服務功能上返璞歸“實”——除了包括代表處、涉外機構、領館等特定用工單位員工采取派遣外,大多數公司可采用“功能性”派遣,將勞動者既作為服務對象又作為培訓對象,在工作中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和專業能力。 |